行業動態
如今的博物館展覽設計平庸、無新意,其原因主要存在展覽設計與工期時間緊迫,來不及創新,從本質上講,設計公司來不及理解、消化、吸收展覽文本內涵,更談不上很好地進行從文本到形式的轉換,只能走向形式的游戲。
一、展覽設計需有核心思想(Core Concept)
嚴格地說,圍繞文本策劃進行設計是一統世界的博物館展覽原則,文本是展覽語言中的一種以解釋為主的方式,特別在以歷史主題為代表的展覽中,文本一般按時間上的線性序列安排展覽,不可否認,這是博物館展覽方式從庫房時期脫胎而出之后的最原始也是最具有影響力的方式。展覽設計核心思想的形成,一是需要我們透過文本關注藏品本身。二是設計的核心要能體現展覽的主題。
二、展覽設計需由連貫的故事線串聯起來(Storyline)
聽故事則是人的天性,是人類傳達記憶、經驗及智慧的方式,人們藉此嘗試再現事件原貌、感受背后的信息意義;故事往往具有連貫性、吸引力與感染力的特征,有著大眾化、通俗化、易記憶的特點與極佳的傳播效果,圣經、希臘神話、伊索寓言等經典著作無一不是故事的體裁。觀眾借助“故事”來解讀展項,連貫的故事線也是博物館的展覽動線,是展覽專家站在傳播主體的角度對文物、標本、藝術品、自然物與觀眾之間進行的認知、解讀與訴求,觀眾在求證、閱讀與聆聽中獲得對展覽的共鳴。
三、展覽設計需要符合本地化的原則(Localized)
我們在展覽中不能脫離本地特色與傳統,它對社會有著很強的滲透性。今天經濟的全球化和技術的一體化加劇了人與傳統的空間分離,本地化的特色漸趨衰微,其實,本地化是人類長期以來在與自然和社會的協調發展中形成的,許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服務、產品,比如民俗風情休閑游、傳統戲劇、醫藥、飲食、服裝、工藝美術等等,成為現代人熱衷的事物,在這里,本地化包含兩層意思:(1)它首先包含那些“原汁原味”的地域性傳統文化;(2)真正的傳統是不斷前進的產物,地域文化會不斷產生與時俱進的新元素、新風尚,所以它涉及區域政治和經濟背景下的人的全部生活面貌與特征,包含了那些融合先進科技以及變化發展了的本地特色文化。
四、展覽設計應讓觀眾體驗到真實的感受(Real experience)
博物館是傳播人類文明的重要媒介,它能讓觀眾在展覽中感受到自我,并在親身體驗中加深對事物認識的自信。由于源于人們的親身體驗,它能帶給觀眾真實的情感體驗和三種基本需求:(1)認知需要。觀眾運用感覺器官、感情器官以及智能器官進行學習。(2)神圣感。借助博物館這一熔鑄新文化的殿堂尋求與先輩的血脈相連。(3)文化體驗。博物館通過展示具有文化特質的藏品,使人們體驗不同的文化內涵,博物館的這種性質成為人們體驗人類進步足跡的最為直接和真實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