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博物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在法律層面明確了非國有博物館的地位和屬性,為非國有博物館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創造了重要條件。
一、從“民辦博物館”到“非國有博物館”
在《條例》頒布前,人們通常將政府部門以外的社會力量主要利用民間收藏的文物、標本、資料等依法設立并向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機構稱為民辦博物館(或稱私人博物館、民營博物館),以區別于國有博物館。而國有企業設立的博物館雖然其資產屬于國有,但按照現行政策不能取得事業單位身份,只能依法登記為民辦非企業單位,與傳統意義上的民辦博物館歸屬同一范疇,由此導致對民辦博物館的認識、管理和政策出現了一些混亂。
《條例》明確規定利用或主要利用非國有資產設立的博物館為非國有博物館,對這類博物館重新進行了界定,國有企業創辦的博物館也因此可以合理地歸屬于國有博物館范疇。
二、公平對待國有博物館和非國有博物館
《條例》明確規定,“國家在博物館的設立條件、提供社會服務、規范管理、專業技術職稱評定、財稅扶持政策等方面,公平對待國有和非國有博物館”,并在博物館的定義、性質、宗旨、財稅扶持政策、監督管理、設立條件、章程事項、法人治理結構、商業經營、藏品取得、藏品管理、法人責任、適用法規、社會服務、陳列展覽、開放講解、開發衍生產品、教育活動、科學研究、公眾義務、行業組織、法律責任等方面,不區分國有和非國有博物館,體現了國家在性質、職能、責任、權益等方面公平對待國有博物館和非國有博物館的原則。
三、非國有博物館發展迅猛
四、非國有博物館的特殊貢獻
除了與國有博物館一樣發揮保護和傳承文化的作用之外,非國有博物館所關注的民俗文物、民間工藝品、動物標本、家具、老相機、微雕、奇石等一些為國有博物館長期忽視或無力集中收藏的“老物件”,既豐富了博物館藏品的概念,也填補了博物館類型上的空白。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國有博物館收藏理念一度滯后,過去隨處可見的民族民俗類“老物件”快速消亡。如果不是民間收藏家和非國有博物館及時介入相關領域,我國在民族民俗文物、近現代文物、現當代藝術品等方面有可能形成收藏斷層。
五、非國有博物館發展不平衡
從分布來看,非國有博物館主要集中在三種地區:經濟發達地區、文物資源豐富的地區和文化特色鮮明的少數民族地區。其中,東部地區的非國有博物館占到全國總量的一半以上。
非國有博物館的規模差別也很大,既有面積逾一萬平方米、藏品超十萬件(套)的大型館,也有館舍僅百余平米、藏品不過千件的迷你館。非國有博物館的專業化水平亦不平衡,現有12家非國有博物館躋身國家二、三級博物館行列,超過了大多數國有博物館;而同時,從近年開展的專項評估結果來看,非國有博物館的整體專業化程度很低,絕大多數專業化程度堪憂。
六、非國有博物館現存的問題
我國非國有博物館的表層問題主要有:管理不規范、基礎工作薄弱、人才匱乏、違法買賣出土文物、重建館輕運營等。目前60%的館尚未建立藏品登記、管理制度;以收藏文物、藝術品為主的非國有博物館贗品比例畸高,陳列展覽普遍數量少質量低;30%的館經費入不敷出;20%的館尚未完成法人登記手續;在已完成法人登記手續的館中,60%以上還沒按規定建立理事會。
我國非國有博物館的深層次問題是:現階段的非國有博物館基本上仍處于個人、家庭、企業“收藏展示館”階段,創辦者的私人財產權與博物館的法人財產權混淆不清,不符合國際公認的博物館的定義和性質。嚴格來說,我國還沒有符合國際標準的規范的非國有博物館。更有甚者,個別非國有博物館“掛羊頭賣狗肉”,打著博物館的幌子向政府和社會索要政策、資金支持,卻干著違背博物館宗旨的勾當,嚴重敗壞了非國有博物館的聲譽。
七、國家對非國有博物館的扶持
國家高度重視非國有博物館的發展,2010年,國家文物局、民政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民辦博物館發展的意見》。迄今為止,全國省、市、縣三級發布的支持非國有博物館的專項政策文件已有41個,從建館用地、辦館場地、開辦經費、購買服務、運營補助、考核獎勵等方面對非國有博物館給予支持。2013年,財政部和國家文物局首次從博物館免費開放專項補助經費中列支1億元,專門用于扶持(“以獎代補”方式)全國非國有博物館。
2011年至2014年,國家文物局分別在成都、寧波、西安和無錫舉辦了四期“全國民辦博物館館長培訓班”,對全國170余位非國有博物館館長進行了專業培訓。同時,組織試點并推廣了國有博物館對口幫扶非國有博物館的模式,探索快速提升非國有博物館專業水平的有效途徑。近年還相繼發布了非國有博物館章程示范文本和非國有博物館設立指導意見。
八、推動非國有博物館可持續健康發展
非國有博物館的發展,不能僅靠財政投入,而是要靠思想觀念的轉變、管理制度的改進和配套政策的完善等多方面共同推進。
當前,我國個人合法收藏文物藝術品既是法律允許的,也是受到保障的,但并不是每個收藏者都有必要、有條件設立博物館。如果要設立博物館就應該符合博物館共同的性質和宗旨,創辦者需要具備化私為公的精神和境界。我國非國有博物館要全面邁出將博物館有關財產從私人財產轉為法人財產這一步,也需要相關政策的支持、鼓勵、引導和規范。可喜的是,已有一些非國有博物館創辦者正在超越傳統收藏者的角色,或表示將把已有的博物館及藏品捐獻給社會,或積極探索通過建立理事會、基金會等國際通行模式來實現博物館的社會化管理運營,保障其永續存在。他們代表著我國非國有博物館發展的方向。
好了關于“非國有博物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特發展覽小編今天就說到這里,特發展覽(http://www.fjtd196.com)是行業內知名的展會設計公司,擁有一流的展會設計施工團隊,多年來打造了無數經典展館展廳會展設計制作案例,是值得您選擇和信賴的展會設計公司。后期還有更多檔案館設計、規劃館設計、展館設計、展館展廳相關類型的專業問題或者項目可以直接進入網站咨詢了解!